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类检测案例,多项检测能力
132-8201-2550
LDAR检测
LDAR检测
设备与管线组件等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实施检测。
服务介绍

LDAR检测全称为“泄漏检测与修复”(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是一种使用专门的气体检测仪器对设备与管线组件等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实施检测的工作实践方法。

 

LDAR检测介绍

 

类别

详情

定义

泄漏检测与修复(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的简称,是一种环保检测技术。

工作原理

利用专用设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泄漏进行检测、识别和修复,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医药制造、表面涂装、印刷包装等行业。

技术意义

VOCs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主导了城市区域臭氧污染的主要化学过程,同时也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因此,实施LDAR检测对于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与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统计数据,石化装置实施LDAR措施大约能削减63%的无组织排放,一般化工装置能削减大约56%的无组织排放。

工作流程

主要包括项目建立、现场检测、泄漏修复、质量保证与控制以及报告编制等步骤。

检测方法

分为常规检测和非常规检测。常规检测采用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检测仪器进行定量检测;非常规检测则采用常规检测以外的方法,如光学检查、超声检查等。

常见问题

包括LDAR实施范围的漏判和误判、组件漏挂牌或未进行图像记录、密封点计数有误、密封点描述不准确、现场检测操作不规范、泄漏点维修时间超过维修时限规定、延迟维修管理不合规等。

 

LDAR检测国家标准

 

(仅供参考,详细了解,咨询业务。注:标准更新换代,实际应用依新有效版本,且各地区因环境承载、发展规划不同,对特定行业或有更严格地方标准细化执行)
 

标准名称

发布/实施时间

主要内容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

2022年4月1日起实施

规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的项目建立、现场检测、泄漏修复、质量保障与控制以及报告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与管线组件、废气收集系统输送管道组件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

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

2024年7月1日起实施

包括《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修改单、《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修改单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修改单,均明确了LDAR违法判定及措施性控制要求。

 

注意


LDAR检测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技术要求可能因行业、地区及具体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企业在实施LDAR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LDAR检测的标准和要求也可能会有所更新和调整。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检测流程是一个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过程,旨在通过定期检测与修复工业设备中的泄漏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保护环境并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前期准备

 

确定检测对象和范围: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局以及历史泄漏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设备组件和管线。明确检测的重点区域和高风险点,如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产生泄漏的部位。

建档与标识:为每个需要检测的设备组件和管线建立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位置、历史泄漏情况等。对每个密封点进行唯一性编码和标识,便于后续的检测和记录。

选择检测仪器:根据检测需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LDAR检测仪器,如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仪、光学气体成像仪等。确保检测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现场检测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设备组件和管线的布局以及检测仪器的性能特点,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以及安全措施等。

现场实施检测:按照检测计划,将检测仪器放置在待检测的设备组件和管线附近。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南,调整仪器参数并开始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注意保持仪器探头的稳定性和移动速度,避免干扰和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记录检测数据:对每个检测点位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泄漏浓度等信息。对疑似泄漏点进行标记和复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